建筑大师约翰·波特曼曾说“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对于写字楼而言,层高直接决定了室内工作空间的采光、空气质量以及舒适度。
层高,净高,傻傻分不清?
是否有听过这么一种情况,在买房时,开发商在购房合同中承诺的层高是2.7米,但自己测量的室内高度只有2.4米,难道是开发商在弄虚作假吗?其实并不是,只不过是我们没分清层高与净高的区别。那层高是什么?净高又是什么?
写字楼的层高一般是指写字楼标准层某层的结构底板上表面到上一层底板上表面的距离,而写字楼的楼层净高,是指标准层的地板装饰面到本层吊顶下表面的距离。我们平时可以直观看到的空间高度,就是楼层的净高,而层高,是在净高的基础上,还要加上楼板厚度、空调、消防及强弱电布线等管线占据的高度空间。
层高决定了办公空间感和舒适度
对于多数工作者而言,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写字楼里度过,而写字楼的办公环境就直接影响了员工的办公心情与效率,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能彰显企业的形象,还能增强员工的幸福感,从而带动企业业绩增长。因此,鉴于自由度和舒适度这些内在元素,越来越的国际知名企业在选择写字楼时将空间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
曾有专家表明,在层高低于3.6米的办公环境下办公,会让上班族倍感压抑,降低办公效率。相反,自由、开放、明亮、高挑的办公空间,则更利于打破压抑和沉闷的环境,让上班族们感觉舒适,更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层高是写字楼未来增值的一大重要因素
层高对于写字楼来说就像是人的骨架,一旦建成将无法改变,因此,如果层高过低,将成为写字楼未来增值的重要障碍之一。
有的企业主在选择写字楼时由于疏忽了层高对办公的重要性,按照住宅的思维惯式来选择写字楼,选择了一些层高偏低的写字楼,然而,层高不足的矛盾最终在写字楼投入使用后暴露出来,给企业主及办公员工带来巨大的痛苦与烦恼,如此一来,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对层高偏低的写字楼失去信心,影响写字楼的未来增值发展。
层高作为写字楼重要的硬件指标,对于企业主或写字楼投资者而言,在选择写字楼时,写字楼的层高必将成为左右其决策的关键因素,同时更是衡量商务空间的重要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