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办公
4000703558
抖音
小程序
重庆快办公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家高新区的“新冠”阻击战,看看各地区高新区是如何做的

国家高新区的“新冠”阻击战,看看各地区高新区是如何做的

2020-02-20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家高新区在科技抗疫、产业支撑、政策扶持、数字治理等方面展现了实力担当。对国家高新区而言,在打好疫情攻坚战的同时,更要提前谋划疫后发展,将发展新经济作为“转危为机”的重要抓手,在后疫情中赢得主动权。



一、国家高新区的“新冠”阻击战

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为主要的战略力量,已经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国家高新区在此次疫情中也体现了较强的应急保障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在抗疫药品研发、诊疗技术攻关、疫情人员管控、社会治理等方面涌现出一批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疫情防治。


1.科技战“疫”,加快病毒检测诊断。


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大批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平台聚集优势,积极推动病毒检测、疫苗药品等疫情防治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充分展示了国家高新区的“硬实力”。



中关村中关村生物医药企业主动承担任务,奋斗在检测试剂、病毒疫苗、药品药物等研发生产一线,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万泰生物、卓诚惠生、泛生子、金豪制药、热景生物等十几家企业积极开展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并加速临床应用。神州细胞、天广实、科兴生物等企业加紧开展病毒抗体、疫苗等研发工作。百度研究院免费开放线性时间算法,可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时间从55 分钟缩短至27 秒。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免费开放药物研发资源,康龙化成、保诺科技加强药物筛选服务,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长沙高新区

长沙高新区指导企业加快研发防疫产品,驻区企业圣湘生物成立了以国家特聘专家戴立忠博士领衔的应急技术攻关小组,采用独创的“RNA一步法”技术,研发成功新光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于1月28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成为国内7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企业之一。



2.数字抗疫,提升疫情防治效率。


国家高新区加快大数据、5G、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在防控治疗相关服务领域的应用,智能语音辅助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影像系统、移动医疗、办公协同、远程会诊等科技手段在抗疫中大显身手,极大地提升了医护工作效率,也最大程度避免了相关人员感染的风险。



厦门火炬高新区

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支持园区企业为医院提供互联网咨询及诊疗业务服务,积极助力智能外呼平台、地铁语音购票机、非接触式物流机器人、健康管理在线平台等AI产品推广应用,园区高科技力量在疫情防控战场上突显威力。

合肥高新区

合肥高新区支持科大讯飞医疗业务迅速成立攻关团队,辅助构建基层疫情防线,协助基层医生进行疫情筛查防控和防疫知识宣教。

青岛高新区

青岛高新区支持悟牛智能在医院部署应用喷洒消毒机器人,成功利用高科技解决隔离区消杀问题。

潍坊高新区

潍坊高新区创新应用信息化方式,研发“疫情线上直报系统”,推行“云防疫”,有效提升疫情防控的覆盖率和实效性。

烟台高新区

烟台高新区腾讯云双创基地协同团队,在72小时搭建人群迁徙态势感知平台,同时搭建“海纳智慧社区平台”免费向50多个社区提供服务,核实来访人员情况。通过视频辅助测温系统实时监测守卫楼宇,强化出入人员实时监测准确性




3.产业支撑,保障防护物资供应。


国家高新区在生物医药、装备等产业领域形成的若干产业集群,此次疫情中相关企业积极组织生产,保障诊疗设备、医疗防护用品、居民生活、城市运转等急需物资供应,为抵抗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州高新区

面对市场口罩荒,广州高新区的广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争分夺秒,加快科技攻关和技改,仅用3天就将3C产品质量检测机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

厦门火炬高新区

厦门火炬高新区恺硕生物、致善生物、承葛生物、绿纳科技、睿科等多家企业,积极提供病毒裂解与病毒核酸保存管、重症肺炎治疗辅助产品、耳温枪核心器件等,保障疫情物资生产供应。

苏州高新区

苏高新集团设立首期2000万元战“疫”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防控仪器采购、各类耗材供应、一线员工保障等多个方面。

威海火炬高新区

威海火炬高新区成立工作专班,高新领导亲自调度,协调相关部门协助帮助企业最快速度落地投产,其中威海迪尚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首批用于防疫的医用防护服样品正式下线,从注册到样品生产,仅用了24个小时。

西安高新区

金花股份生产的免疫调节药品转移因子口服液、转移因子胶囊需求逐日攀高,公司生产部门取消春节假期,紧急赶产,已累计紧急发出40多批次产品,保障市场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青岛高新区

青岛高新区鼓励卫辽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宝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简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启科技研发“加速度”,保障抗菌液、标准核酸检测试剂等扩大生产,最短时间恢复市场供应。




4.政策纾困,大力扶持中小企业。


国家高新区纷纷出台应对疫情、稳定发展的支持政策措施,从企业生产保障、租金减免、技术研发支持、金融纾困、稳岗就业、线上政务服务等方面,全力保障企业复工投产,平稳发展,尽力减轻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济南高新区

2月4日济南高新区公布14类补贴助力小微企业共克时艰。

兰州高新区

2月5日兰州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兰州高新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减轻企业负担(减免房租、税收扶持、社保补贴、出口贸易补贴),加大金融支持(贷款贴息支持、融资担保支持),鼓励技术创新(企业技改补贴),招商引资补贴,优化政务服务等五类十条支持政策。

广州高新区

2月5日广州高新区出台“暖企8条”,包含应急保障、生产保障、攻关奖励、金融纾困、投产奖励、租金减免、稳岗就业、创新扶持等八条支持政策。

沈阳高新区

2月5日沈阳高新区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八项措施,包含对在孵企业给予房租减免支持、扶持双创孵化载体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疫情防控产品的研发投入、支持企业承担疫情防治科研攻关应急专项、支持企业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生产、积极解决企业诉求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苏州高新区

2月5日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区政府)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六条政策意见,包括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扶持科技型企业等四类十六条支持措施。

长春高新区

2月6日,长春新区出台《长春新区应对疫情助企十五条》,从助力企业生产、减轻企业负担、强化财政金融保障、支持科技创新和优化提升服务等5个方面助力企业共克时艰。

中关村

2月7日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关于支持科技“战疫”、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五个重点支持技术方向,广泛动员中关村示范区相关创新创业主体积极参与防疫抗疫工作。


5.数字治理,保障社会平稳运转。

国家高新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通过线上政务平台、APP等数字化手段和途径,营造“不见面”的办事环境,满足企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需要。此外,国家高新区还通过发布防疫场景清单、线上招商等新模式,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展示推介与供需对接,有力地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广州高新区
广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议市民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省事”“粤商通”APP,“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等途径,以网办、邮递办、预约办、自助办为主,现场办为辅,通过网上申报、线下邮递材料的方式来办理事项,减少您往来大厅次数和外出时间。贵阳高新区

贵阳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手机办、微信办、邮政办”等“非直接接触”办理方式,开展疫情期间的政务服务。潍坊高新区潍坊高新区为确保疫情期间服务不打烊、效能不降低,提出网上办理审批业务,市民通过互联网端进行市场准入、社会保障等824项业务的申办。

成都高新区成都高新区聚焦疫情防控“查、测、防、治、教、购、娱、宣”八大关键环节,发布疫情防控应用场景城市机会清单,重点围绕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共发布由成都高新区内139家企业提供的228种产品和服务,将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有效减少人员聚集流动,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中关村借助“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线上展示推介与供需对接平台”,积极开展防疫抗疫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征集与发布工作。2月3日发布了首批抗击疫情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清单,包含86家中关村企业的138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涉及医药与器械、大数据云计算服务疫情防控、医院建设保障、互联网提升生活服务四个方面。

合肥高新区2月11日,合肥高新区梳理区内多方单位抗击疫情供给信息,发布《合肥高新区首批科技型企业抗击疫情产品服务清单》,通过需求单位跟供给企业的有效对接,为广大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更现实的技术应用场景和城市机会,进一步激发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株洲高新区株洲高新区为切实做好防疫期间招商工作,确保防疫期间招商不断链,以视频的形式,与客户进行线上沟通对接。同时,2020年招商引资工作也以视频会议形式进行调度安排,确保项目引进不断链。



二、“新冠”疫情下,外部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受疫情冲击,国家高新区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企业洗牌和产业链重构可能加速新旧动能转换阵痛。


最新调研数据显示,85%的中小企业账上资金余额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超过一半的大中型企业将全年营收目标下调20%左右,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系统性风险面前不堪一击,大中型企业同样面临资金、成本、人员、订单、信用等风险。同时经济停滞导致供应链混乱,进而引发供应链、产业链重构,部分产业在冲击下可能削弱甚至消失。疫情对部分区域带来经济硬着陆风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进程被迫加速。国家高新区要积极应对,树立破而后立的决心,加快推动产业革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新技术、新产业、新能量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二是产业组织方式亟需革新。

疫情爆发后,传统产业组织方式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抗系统性风险能力比较弱的问题充分暴露。以往逻辑下,构建产业集群多是围绕纵向产业链进行基于地理空间的建链、强链、补链,产业治理多强调以政府为主导,导致产业资源调配以本地为主,多元主体协作不够紧密。受疫情冲击,产业链某个环节的崩溃可能诱发整个产业链瘫痪,松散型协作模式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在新经济逻辑下,生态化是核心产业组织理念,产业链横向跨界与纵向延伸并行,基于产业互联网的柔性供应链具备跨区域、跨领域资源快速整合能力,业界共治大力提升产业协同效率。疫情将推动现代产业组织理念加快走向前台,国家高新区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理念,以生态化思维重塑产业组织方式。


三是社会治理方式亟待升级。

相对于一般区域,国家高新区人员来源广、密度高、流动性大,企业类型和工作生活场所类型多样,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面临大考。以往发展中,功能区定位决定国家高新区更多关注产业、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在人的关怀、城市治理等方面着力较少,存在社会治理人员力量薄弱、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上准备不够充分。国家高新区应进一步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从以经济为主到经济社会发展并重,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四是疫情加速区域竞争,对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

疫情之后,经济增长压力、产业格局重塑、优质资源争夺等因素将导致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综合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在疫情冲击下,民生服务的贴心程度、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政策出台的敏锐度等与社会民生相关的政府公共信任资本成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与科技供给、人才供给、资本供给、要素供给等创新创业系统服务能力,共同构成国家高新区综合竞争力体系。新挑战下,要求国家高新区加快构建核心优势突出、综合水平的竞争优势,在新一轮竞争中把握主动。疫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娱乐、社会发展、城市运转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不仅未受疫情冲击,反而逆势而起展现新能量,在抗疫阻击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此次疫情,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政府新共识,将加速数字化变革与产业跨界融合,加快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进程,互联网医疗及AI检测、机器人智能服务、多模态智能识别等数字经济有可能在疫后实现逆势发展。此次重大突发事件也再次凸显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从中央到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将推动生命科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突破。新经济将成为疫后引领经济回弹的重要力量。


三、后疫情下,国家高新区要做什么?

一是做好新经济产业赛道选择,强化产业构建能力。

疫情影响下,很多产业面临转型调整,也加速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高新区要立足核心领域,重组现有产业领域和要素资源,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布局垂直细分的产业跨界赛道,重点关注疫情中表现优异的人工智能垂直应用、互联网新连锁、大数据行业新应用等新赛道,推动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或突破。联合社会资本成立细分赛道产业共同基金,投资、培育产业赛道头部企业、平台型企业、有潜力中小企业。支持以头部企业为核心,构建包含创新型企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同基金等主体在内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加速产业链上主体广泛链接和跨界创新,形成垂直细分产业共同体,提升产业组织能力。支持高校、院所、领军企业联合各类创新主体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建立需求导向的科技研发,以“技术+资本+市场”三位一体模式推动靶向性创业,提升产业孵化能力。


二是推出场景实施计划,延伸防疫场景。

围绕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需求,联合创新型企业研究发布场景机会清单,将新技术、新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各个场景领域,加速创新技术商业化和创新主体落地。建立创新的场景机制,开展场景挖掘与征集、发布场景机会清单、打磨新技术产品、叠加技术能力、优化商业模式、对接产业链资源等活动,为新赛道各类主体提供跨界协同平台。成立符合本地发展特点和要求的场景实验室,提供创新场景专业服务,包括发掘场景、发现企业、对接场景项目、加速企业成长等。



共同战疫


三是加大新经济制度供给,提升区域吸引力。


疫情期间各类特殊需求催生一批新业态企业,高新区应首先重点关注这类企业疫后持续发展的制度变革需求,提供以场景创新、包容审慎监管为核心的新经济制度环境。疫情下爆发的各类数字经济新业态,必将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的行业管理制度,有必要深入观察与把握新的跨界产业发展规律,尽早研究制定相应的新经济行业规则,以保障跨界的新产业、新业态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创新综合治理方式,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围绕跨界产业赛道和重点产业,成立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创投机构、科研单位、专家等多方参与的业界共治委员会,构建“事业合伙人”新型政商研关系。尤其在疫后经济恢复,产业政策制定、场景发布更加需要业界共治,提高施政效果,加速产业链完善和产业生态构建。疫后高新区应将信息技术全面体现在城市管理中,构建高新区社会数字模型,推动区域全要素数据化。加快以5G为核心的智能感知设施、智能城市专网等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时空感知、多维度监测的城市“神经末梢元”和“宽带灵活”的传导系统。建设城市大脑,以城市空间单元唯一的数字ID推动网格化管理,实时监测、分析城市发展基础事件信息,提高重大、应急事件监测、预防、处理能力。

渝中区-解放碑
800元/人·月起
查看详情
九龙坡区-杨家坪
450元/人·月起
查看详情
两江新区-两江幸福广场
500元/人·月起
查看详情
渝中区-化龙桥
95元/㎡·月起
查看详情
渝北区-新牌坊
500元/人·月起
查看详情
两江新区-汽博中心
650元/人·月起
查看详情
上一篇:渝中区副区长带队视察了企业天地2号防控准备工作以及企业复工情况
下一篇:写字楼招商破冰行动来了,线上可视化推荐成主流方式
相关新闻
2023-01-29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1
2022-08-04
2023-01-16
2024-01-10
2023-11-21
2024-01-10
2022-08-08
热点新闻
2023-01-29
2019-08-23
2023-01-12
2023-01-12
2019-03-15
2022-08-04
2023-01-12
2023-01-13
2023-01-12
2019-08-23
最新资讯
2024-03-29
2024-03-29
2024-03-29
2024-03-29
2024-03-29
2024-03-21
2024-03-21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