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外媒引援知情人士消息称,
WeWork计划最早于下周启动首次公开发行路演。上述知情人士说,预计这家办公室租赁公司与潜在IPO投资者的会谈将在纽约和旧金山等城市进行,但路演的日期仍有可能改变。
据了解,8月14日,WeWork的母公司“The We Company”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长达350页的IPO招股书,计划通过IPO股权融资10亿美元,再加上用债权方式融资的60亿美元,最终预计融资70亿美元。
在本次IPO发行结束后,WeWork将建立一个新的高级担保信贷工具,提供高达60亿美元的高级担保融资,包括总额为20亿美元的三年期信用证报销工具,以及本金总额高达40亿美元的延迟提取贷款工具。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WeWork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6亿美元、8.86亿美元和18.21亿美元,每年同比增长100%以上;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5.35亿美元。不过净利润表现并不乐观,2016-2018年WeWork净利润分别为-4.30亿美元、-9.33亿美元和-19.27亿美元;2019年上半年净亏损9.04亿美元,亏损金额同比增加了约25%。
在此之前的8月5日,报道称,WeWork 真实估值较媒体披露的 470 亿美元下降到 231 亿美元,几近腰斩。
有分析认为,不断加剧的亏损是WeWork 真实估值不如预期的原因之一。招股书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WeWork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6亿美元、8.86亿美元和18.21亿美元,每年同比增长100%以上;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5.35亿美元。不过净利润表现并不乐观,2016-2018年WeWork净利润分别为-4.30亿美元、-9.33亿美元和-19.27亿美元;2019年上半年净亏损9.04亿美元,亏损金额同比增加了约25%。
今年上半年WeWork收入1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64亿美元增长100.91%。与之相应的是扩大的亏损额,该公司2019年上半年亏损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自2016以来,WeWork四年累计亏损超40亿美元。
WeWork 在招股书中也提到了这一趋势。WeWork 表示,当一个新空间开放超过两年后,该空间便进入了“成熟期”,入住率和营收都会趋于稳定。截止 2019 年 6 月 1 日,528 个 WeWork 空间只有 30% 进入了成熟期,但剩下的 70% 会随着时间推移开始产生稳定的营收。换言之,WeWork 认为前期“烧钱”不可避免,而目前账面的亏损问题还需要时间。
此外,WeWork虽然还没有实现盈利,但创始人亚当·诺依曼已经采取套现行动。据报道,近几年,他出售了部分持股,并将剩下的股份作为抵押申请了贷款。通过售股和举债,创始人亚当?诺依曼已套现超过7亿美元。
过去几年,诺伊曼一直在房地产领域大举投资,以个人名义购买了四栋WeWork办公空间的建筑。他的其他投资包括健身房、咖啡厅和成立了允许公司购买房产的ARK投资基金。
其家族企业的作风也遭到诟病。据报道,高管中很多人都是诺伊曼来自以色列的朋友,他的妻子丽贝卡·诺伊曼(Rebekah Neumann)被指定为公司继任者之一。现在,她是公司的首席影像官和WeWork的关联业务WeGrow的CEO。
在自身问题缠身的同时,Wework还不断面临着行业的挑战。近年来,
优客工场、IWG等类似模式的企业也在兴起,并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