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位于中山北路576号的民国原首都电厂办公楼旧址,就是这样一栋充满神秘色彩的小红楼。关于它的“身世”,众说纷纭,不少于五种,甚至有人说它曾经是汪贼精卫的别墅,但相关史料语焉不详,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
这座小红楼与中山码头遥相呼应,以其红砖外墙和中西合璧的风格引人注目。为了适应道路的转角,它采用了C字型的独特设计,整个建筑平面呈W型,以西南到东北向为轴线互为对称。西南面迎街的一楼设有门厅,为希腊多立克柱式门厅,中间的主楼局部三层,楼顶迎街一面是四角亭。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体现了当时建筑师的匠心独运。
关于“小红楼”的身世,确实迷雾重重。根据《南京民国建筑地图》,这座楼房的由来有五种说法:
如果按照官方标牌所示该建筑建于1946年,那么前面四种说法就不成立了,但是根据南京地方志学者周安庆对相关史料、文献的考证,小红楼的确曾经做过首都车站的售票处、行李房和轮渡候船室。这些看似纠缠不清的史海迷雾只有等待有关部门、单位和学者做出正本清源、恢复事物原貌的研判与解读。
现在,小红楼是鼓楼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南京重要的近现代建筑和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并且已经成为公共艺术空间对外开放。市民们不妨前去打卡观光,享受一下闲暇愉悦时光。这座小红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等待着更多的人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