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都五城区中控规调整最频繁的区域,武侯区的发展路径可谓“一波三折”。从机投武侯新城的拆迁,到玉林片区的城市更新,再到悦湖科技城的规划,武侯区的每一次动作都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这些频繁的调整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反而让武侯区的整体发展显得杂乱无章。
太平园的搬迁旧改、五大花园的自拆自建、簇桥家具城的搬迁,这些项目看似轰轰烈烈,但最终却大多不了了之。这种“猴子搬包谷”式的发展模式,让武侯区的城市面貌始终难以摆脱城乡结合部的影子。
武侯区目前最亮眼的区域集中在一环路和人南附近。莱佛士、新南门、武侯祠等地,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武侯区的“门面担当”。这些区域不仅靠近省政府,还拥有锦江这一天然景观,为城市增添了一丝浪漫气息。
然而,一旦出了一环路,武侯区的城市面貌便急转直下。即便是曾经的高端居住区桐梓林,如今也已风光不再。富人们或许会在桐梓林保留一套房产,方便前往浣花溪拜访大佬,但他们更愿意将长居住所定在金融城等新兴区域。一环路内到二环路之间的区域,勉强还能维持武侯区的“门面”,但整体来看,武侯区的城市界面依然显得杂乱无章。
武侯祠周边是成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地标,但也因其民族聚集的特点而备受关注。对于居住环境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虽然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与个人需求息息相关。实地考察、了解周边环境,是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步骤。
鹭岛曾经是武侯区的高端居住区,但如今已显老态。即便是旁边新开的楼盘,也能让整个武侯区的改善型购房者为之惊呼。双楠片区的新房供应稀缺,等了十年才迎来一次上新,足见其发展滞缓。
玉林片区虽然进行了城市更新,但改造仅限于表面,治标不治本。游客看到的或许是焕然一新的街道,但走进巷子深处,依然是20年前的模样。作为成都第一代刚需社区,玉林虽然保留了烟火气和电影感,但整体保养欠佳,难以吸引高端人群。
丽都片区同样面临着老化的问题,而大悦城虽然尚能维持一定的商业活力,但铁路紧邻商场的布局却显得格格不入。十年来,周边高层建筑逐渐老旧,城市界面也变得杂乱不堪。
往北或往西行驶,很快便会进入不同程度的城乡结合部。机投、簇桥、太平园,以及被称为“武侯之王”的五大花园,这些区域虽然保留了大城市的烟火气,但居住环境却难以令人满意。如果你只是短暂体验这种氛围,或许还能接受,但若选择长居,则需要极大的勇气。
武侯新城被视为武侯区的最新展示面,但其发展却受限于拆迁进度。机投片区的拆迁工作预计还需数年才能完成,因此武侯新城只能向西借力。金茂规划的悦湖科技城,以及北二外学校的引入,成为了武侯新城新房销售的“标配话术”。然而,这些规划能否真正落地,仍需时间验证。
武侯区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始终未能摆脱城乡结合部的影子。频繁的控规调整、杂乱的城市界面、老化的社区环境,都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未来十年,武侯区能否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执行,实现真正的蜕变?这不仅是武侯区面临的挑战,也是成都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如果你对武侯区的发展充满期待,不妨多关注其未来的规划与落地情况。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武侯区能够以全新的面貌,重新赢得人们的青睐。